本专业历史延续:相近专业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该专业成立于1993年,2006年至今与沈阳神州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办学,2011年至2018年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联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类专业至今已有30年的办学历史、17年的校企合作的办学实践、8年联办本科的教学经历,是省级对接产业集群示范专业、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国家级教学改革合作项目试验校、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兴辽卓越专业群”--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群主要专业,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为宗旨,就业产出为导向”,面向本地区培养所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办学条件可保证教学和科研活动的正常开展,满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的需要。
培养目标: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立足朝阳、面向辽西,辐射辽冀蒙,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与修养,遵守法律法规,具有社会和环境意识,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工程实践能力强,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运用计算机基本原理与技术于计算机技术研究以及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能力,能够胜任计算机技术研究、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的计算机行业的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软件工程,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
实训条件:校内拥有由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在政府、学校及企业大力支持下,先后建成了信息中心以及云安全实训室、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室、计算机组装实训室、网络设备安装与维护实训室、大数据实训室、移动应用开发实训室等10个校内实训室,目前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中心已经成为占地面积2000平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共1014.42万元的综合实训中心。校外已与沈阳神州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艾博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普华基业科技有限公司、朝阳屹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省内外IT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1)信息技术中心
公共计算机实训室共16间,配备高性能计算机共计840台,网络交换机35台。所有机房均配有完备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和高清监控设备,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普通话考试、1+X证书考试考点。

(2)移动开发实训室
移动开发实训室是专门提供学习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和移动APP技术于一体的实训场所,是移动应用开发专业重要的职业技能课程教学实训室。


(3)大数据技术实训室(一)&数学建模实训室
实现大数据相关数据采集,数据集成,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导入等一系列实训项目,同时提供大数据专业相关的社会服务。实训室是集大数据科学研究、技能培养、实践教学、创新研发、行业服务于一体的大数据技术综合实训室。


(4)大数据技术实训室(二)


(5)网络设备安装与维护实训室
通过网络攻防实验与网络设备相结合,为学生提供真实网络环境下各种安全攻防实训的操作平台。实训室主要承担网络系统集成设计与搭建、路由交换配置、网络安全部署与检测、无线部署与优化、服务器配置与管理、虚拟化部署、网络存储应用以及网络运维、系统入侵与防范、渗透方法等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


(6)云安全实训室
支持云计算基础架构、虚拟化技术、数据存储及管理、系统建设与维护、云安全防护、服务开发与管理等基础理论和实训教学需求,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


(7)综合布线实训室
包括中心链路通信装置、多功能综合布线实训台、网络实训机架、广播系统、入侵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巡更系统、门禁系统、消防系统等设备设施。

(8)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室(一)
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室是专门提供学习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数据库安全技术、路由交换技术等于一体的实训场所,是计算机专业重要的职业技能课程教学实训室。


(9)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室(二)


(10)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室(三)


(11)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是专门为学生提供学习计算机硬件与常用应用软件学习与实践的场所,是一个集计算机的拆装作业、故障演示、板卡检修、软件系统调试与安装于一体的实训室。


师资队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现有专任教师3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5人、讲师9人、助教2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占比63.3%。具有硕士学位专任教师26人,占比86.7%。“双师型”教师18人,占比60.0%。


教学科研情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师团队通过联办本科经历和培训进修,逐步树立本科高校办学理念,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教研相长,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近五年,专任教师承担了省级教科研项目12项,市级教科研项目10项,校级立项6项。近三年,建设并持续完善校级精品课程2门。荣获5项省级奖励;4项市级奖励。本专业教师发表EI论文2篇、CPCI检索论文1篇、其他学术论文21篇,公开出版专著4部:软件著作权和实用专利10个。《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三版获得辽宁省首批“十四五”规划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