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历史延续:该专业始建于1960年,经过6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在全省同类院校中教学质量名列前茅、拥有深厚学术底蕴和广泛社会影响力的专业,是辽宁省小学语文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制定牵头专业。2006年至2017年,学校与沈阳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二年制本科层次的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并在我校设立教学班,专业课全部由中文系教师承担。在此期间,积累了宝贵的本科办学经验,共培养了10届305名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其中有37人成功考取硕士研究生,考取率12.1%,毕业率、学士学位取得率和就业率均达到了100%。特别在“三教改革”领域,取得了突出成效,教师的科研水平和从教技能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深入践行“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实施教学方法改革,运用翻转课堂、慕课等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教材建设,自编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选讲》《苏轼研究》《红楼梦研究》等多种校本教材。为办好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辽宁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学生参加从师技能大赛奖二等奖

“田家炳杯”2024年辽宁省高校师范生从师技能大赛三等奖
培养目标: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立足朝阳、面向辽西,辐射辽冀蒙,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字基础和较高的文学修养,系统掌握中国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文学感悟能力、文献典籍阅读能力、审美鉴评能力和运用母语进行书面、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具备人际沟通、交往能力,适应区域城乡,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与教育事业发展需求,能够胜任语文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核心课程:大学写作、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实训条件:该专业建有包括书画实训室、办公自动化实训室、办公设备实训室、教师礼仪实训室和汉语言文学虚拟仿真实训室在内的五个实训室和多间多媒体教室,教学仪器设备总值高达220余万元。此外,学校还设立了供全校师范生共享使用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心,该中心拥有远程观摩实训室、分组研讨智慧实训室、普通话训练与测试实训室、智能书画实训室、智慧板书实训室、智慧微格实训室以及虚拟演播厅等17个实训室,占地面积达到2300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价值接近500万元。

普通话实训室

书画实训室


智慧微格实训室
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1人、讲师11人。硕士学位18人,博士2人。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比例达到了59.25%,具有硕士学位以上专任教师比例达到了74.07%。专任教师队伍中,全国广电与网络视听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职业教育基础专家库专家1人,辽宁语言文字工作专家库专家1人,辽宁省职教名师1人,辽宁省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1人,辽宁省现代文秘专业教学标准制定牵头专家1人,朝阳市优秀教师1人,朝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朝阳市社科普通专家1人,朝阳市113人才工程二梯队人选1人、三梯队人选4人。





教学科研情况:近五年来,本专业教师出版专著与教材20余部,公开发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论文80余篇,其中CSSCI论文2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1篇。承担教科研项目40项,其中省级及以上教科研立项21项,市级教科研立项11项,校级教科研立项8项。获评朝阳市突出贡献专家团队1个,朝阳市优秀专家团队2个。获得朝阳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